返回

醉骨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【醉骨】(65-80)(第6/10页)
首页 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


搜索,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,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

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,即可找到我们,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://www.xncwxw.me
(前面加https,http可能无法访问),
即将改版,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"首页-分类-其他小说"

书架功能已恢复,可注册登录账号

然起舞,金色的水袖飞扬,一举一动皆婉若游龙,如水泻银。

    一曲舞毕,皇帝率先拿起精致的金酒盏向太后敬酒,“母后,今夜中秋,儿子愿您月圆人亦团圆,福寿安康。”

    太后闻言,瞬间笑眯了眼,端起酒盏也浅浅饮下了一口酒,“好,皇帝有心了。”

    嫔妃、朝臣以及一众贵女皆纷纷拿起酒盏福身,异口同声道:“愿,皇上、太后人月团圆,万福金安。”

    皇帝见众人朝他恭敬下跪的模样,眉眼怔松了些,眼尾余光瞥向右侧谢辞衍的身影,见他也同那群朝臣般向自己俯首称臣,心中燥郁之意更是消散了不少。他心情大好地喝下一盏清酒,旋即便抬手让众人起来。“今日乃中秋宴,众爱卿们不必如此拘束。”

    一阵寒暄后,倩常在忽而缓步走到殿中央,朝上首的皇帝福身,嗓音娇软,“皇上,今日中秋,嫔妾准备了一曲想要献予皇上、太后,助助兴。”

    中秋宴,同时亦是那些个嫔妃表现自己的绝佳机机。要是一举献艺成功,得了皇帝青睐,便可重新夺回皇上的宠爱。倩常在那时候随皇上从画舫回来后,受宠过一段时日,那会儿皇上还有戏二女之癖,她与丽常在一个弹琵琶,一个跳舞,情至浓时,皇上便会同时宠幸她们二人。

    可不过几日,擅舞的丽常在风头很快便越过了她去,皇上日日只召幸了丽常在,不过几日光景,便将她晋为贵人,一时风头正盛。皇上好似完全忘却了她一般,此后再没有召幸过她侍寝,就连秋闱也将她留在这宫中,日思夜盼。现下丽贵人倒台,皇上又只专宠淳嫔,她实在无法再继续等下去,若是皇上真彻底忘了她,那她与身在冷宫又有何区别?她再不想一日三餐只吃些冷饭残羹,不想再被底下奴才因她无宠而欺她、辱她。

    倩常在眸中闪过一丝势在必得,这次中秋宴献艺,她一定要让皇上再次记起她,宠幸她!

    皇帝瞥了她一眼,动作微顿,好似在想着眼前女子究竟是何人。好半晌,他亦没有拒绝,额首应承,“准。”

    倩常在一喜,从乐师手中取过一把上好的琵琶,扭着纤细的腰身朝皇帝行了一礼。

    她从容地将琵琶端在掌中,白皙的纤纤玉指在弦上轻轻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。幽婉的乐声徐徐响起,似冷泉清清的流水声般悦耳,在座朝臣情不自禁阖上双眸静静欣赏这美妙的琵琶音。

    倏而,琴音止,一阵高昂的拉弦扬起。倩常在高抬双臂,边拨弄着琴弦边将琵琶高举起,她抬起下颚,一双媚眼遥遥与皇帝相望,虽看不清他眸底情绪,可她却自信妩媚地抬起腿来,开阔的裙摆飞扬,转了一圈。

    众人显然没料想到倩常在居然还能一边弹琵琶一边跳舞,一举一动都勾住了在场众人的视线。就连嫣昭昭一向不喜看如此表演的性子都多了几分兴致,太后嘴角也多了点笑意。唯有皇帝,视线并不是落在那卖力表演的女子身上,而是时不时地看向那专心看表演的嫣栀媃身上。

    谢辞衍似乎对这些也不敢兴趣般,只抬眸看了一眼,便有兴致缺缺地移开视线,手中把玩着径直的酒盏,视线状似无意地朝嫣昭昭的方向撇去。

    一曲毕,倩常在怀抱着琵琶优雅一礼。耳畔传来如鸣般的掌声,还有时不时对她的夸赞一二。倩常在非常享受这一瞬间,双眸微微眯起,视线看向皇帝,期待他也能说出夸赞自己的话,继而再次宠幸她。

    皇帝好似这时才蓦然回过神来,瞥了她一眼后,才开口道:“拿这些不入流东西来到御前表演,简直丢人现眼。”

    倩常在属实没想到皇帝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,脸上的笑意一僵,难看至极。可皇帝却没有丝毫怜香惜玉的意思,继续道:“认清你自己的身份,你是宫妃,不是画舫的歌姬。”

    女子的脸色一寸寸白了下去,眸中似闪过了不可置信。怎么会……结果怎么会是如此。

    倩常在不仅没有得到封赏复宠,更得了一阵奚落,此时她只觉自己宛若那跳梁小丑,个个看她的目光里都带着嘲讽。她四肢冰凉,到最后是怎么回到位置上的也无甚记忆。

    皇帝这一番话,震惊的可不只有倩常在。在场哪一个朝臣妃嫔不知晓皇帝风流喜爱美人,可如今他竟当众拒绝了这样一抹美色,这可是史无前例啊。就连太后看向皇帝的眸中也多了几分诧异,似是也从未见过他这般模样。

    皇帝并无觉得有什么不妥,带着几分柔意的视线再次落到嫣栀媃身上,继而开口,“正逢中秋,朕想起来宫里好似很久没有晋位热闹一番了。”他顿了一晌,嗓音不似平常那般冷冽,“传朕旨意,淳嫔嫣氏,名门淑媛,蕙质兰心,柔顺知礼。今晋为淳妃,为关雎宫主位。”

    一话言毕,满朝哗然。

    底下朝臣个个面面相觑,还有的时不时交头接耳,目光艳羡地看向那淡定饮酒的左丞相嫣槐。

    嫣槐在闻见这旨意时,也有过一瞬间的惊讶,旋即又强行镇定了下来,动作自然地喝酒享受着那些朝臣们向他投来的目光。这是皇帝登基后封的第一个妃位,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妃位。

    妃位,意味着她拥有可以抚养皇嗣的资格。

    众人不难联想到这一层,目光中多了点点意味深长,皇上这是有意让淳妃生下皇子。

    不管底下朝臣如何揣测,皇帝都宛若瞧不见,柔声对那有些受宠若惊的女子道,“媃儿,还不接旨?”

    嫣栀媃好似才蓦然反应过来,红着脸娇羞上前,嗓音柔腻,“臣妾,谢过皇上恩典。”

    册封礼于中秋后开始筹备,这是皇帝第一回封妃,底下太监更是不敢有一丝懈怠,对这位新晋的淳妃更是多了些敬意。

    中秋宫宴便也在这一场册封后,悄然落下帷幕。

    嫣昭昭乘上皇后仪仗,正准备起驾回凤仪宫,太后身边的毓敏姑姑却走至仪仗旁朝她行了一礼,“皇后娘娘留步,夜深路不易行,太后娘娘特意命奴婢前来邀娘娘一同回去,路上做个伴。”

    太后发话,嫣昭昭不得不从,只能让人将仪仗掉头与太后的仪仗回合。太后轻阖着双眸,掌心不断盘着那串佛珠,见她的仪仗来到身旁后,才张开了双眼。“来了。”

    仪仗未停,嫣昭昭只能端坐在仪仗上,恭敬地唤了一声,“母后万安。”

    太后额首,也并未拐弯抹角,径直问道:“今日皇帝晋了淳妃位份之事,皇后怎么看?”

    嫣昭昭一愣,显然没想到太后特意将她找来是问此事。“回母后,宫中从未有过嫔位以上的嫔妃,如今有了,应当是一件喜事才对。”

    太后不着痕迹地轻蹙眉头,“皇后是个聪明人,理应知晓皇帝如此做是何用意。”她没有给嫣昭昭回答的机会,径直往下继续说,“皇帝对那淳妃,是动了几分真情,可淳妃此人并非良人,哀家并不希望皇长子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,更不希望下一任储君是淳妃所生之子。你可明白?”

    太后一番话全然道出,嫣昭昭也在这一刻明白了太后并不喜欢这一位皇帝的新宠淳妃。她故作为难,“可……皇上已然心有所属,这不是臣妾能……”

    她话尚未说完,便被太后给打断。“哀家知晓你担忧什么。”太后眸中闪过一丝亮光,“放心,你现下随哀家回到寿康宫,待会儿哀家会让皇帝过来一趟,今夜哀家一定会让皇帝到你宫里去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嫣昭昭蓦然抬头,整个人如坠入冰窖之中,晚风吹来亦冷得有些刺骨。她张了张嘴,“臣妾……”

    太后定下的事,根本不容许有人驳她一句,“此事已定。”

    嫣昭昭双拳紧握,心中暗暗忧心若是一会儿真去了寿康宫,皇帝应了太后所言可该如何是好。她连想都不敢想那一幕,要是真发生了,她该如何才能拒绝皇帝。

    她脑中思绪宛若一团乱麻。倏然,身后随行在仪仗后的宫女太监们发出了阵阵异响,忽而乱成一团。

    他们一致看向黑漆漆的屋顶,神色惊恐,骤然喊了声。“鬼、鬼啊——”

    “有、有鬼——”

    (74)邪祟

    仪仗队伍忽而乱作一团,惊慌失措地不断叫喊着有鬼,嫣昭昭耳尖微动,敏感地捕捉到有鬼二字。她立马挺直背脊,一手扶在仪仗的椅柄上,蓦然转身,顺着他们视线的方向看去。

    圆硕明亮的明月已然被一层云给掩盖住,朦胧地散着极其微弱的光芒。浓厚的黑暗将屋瓦给完全遮掩起来,抬眸望去,那儿一片黑茫茫,什么也没有。

    一阵凉风吹袭而过,带着阵阵凉意。若是放在平日只会觉得凉爽异常,但在此时在闻见此处有鬼后,只觉这阵风来得无比阴森,让人不由感觉不安。

    太后也闻见了后边传来的声响,她转动佛珠的动作一顿,却未回头,面色丝毫未变,仍旧是一副身处在高位者的波澜不惊。“闹什么?!”见仪仗停在宫道中央,那些个奴才脑袋四处观望着,好似真信了此处有鬼出没,一动也不敢动。太后猛然一掌拍在了仪仗的椅柄上,佛珠磕上实木的椅子,发出一声脆响。“现下是连哀家都使唤不动你们了是么!”

    好半晌再不见方才那鬼影出没,一众奴才宫女才稍稍安下心来,见太后雷霆震怒,一颗心又猛然提了起来,慌忙跑到太后跟前跪了下来。“太后娘娘、皇后娘娘息怒!奴才们不是有意惊扰凤驾,只是、只是……屋顶上惊现鬼影,这、这才方寸大乱,还请太后娘娘恕罪!”

    为首回话的太后宫中还算得脸的二等宫女,绣画。她平日里在寿康宫当差表现不错,太后亦时常会让她进殿内伺候,因着这层缘由,她此刻才敢在太后面前说出这番话来。

    闻见鬼影这番话,太后神色依旧波澜不惊,仿若未曾相信这番无稽之谈。“鬼影?”绣画因惊慌并未闻见太后语气重带着的丝丝冷意,以为太后是相信了,更是连连点头。太后眼神骤冷,“荒唐!”

    太后威严十足的嗓音让那群跪下的宫女奴才双肩一抖,只觉双腿微软。“后宫不得言怪力乱神,这世上哪来的鬼!有的只有你们在疑神疑鬼!”

    宫道幽长,因着夜深的缘由,宫道上已然渺无人烟,唯有他们一行人还在这宫道上滞留。宫道上仅燃有几盏宫灯,在幽暗的宫道上显得更加寂寥,没由来的,嫣昭昭看着前方那冗长黑暗的宫道,心中有些不安之感,好似在那无尽的黑暗中,有什么东西正隐匿在黑暗之中死死盯着她们。

    她想赶紧离开此处,便开口劝解道:“母后,许是夜深看错的缘由吧,现下时间不早……”

    “啊啊——那、那——”

    似是要打嫣昭昭的脸般,她话尚未说完,脖颈后忽闪而过一阵凉意,尚未来得及回头,便见那群跪倒在地的宫女奴才们软了身子,神情更为恐惧,一个个指尖指向她身后的方向,叫嚷着,“鬼啊——”

    嫣昭昭身子蓦然僵住,指尖微凉,屏住呼吸不敢回头,生怕会瞧见他们口中所说的鬼。太后眉头紧蹙,回过头去却未见有任何东西,她怒火中烧,旋身张嘴便想要将这一个个口不择言的奴才们给拖下去执杖刑。

    刚转过头,便见前方毫无屋瓦遮挡的半空中猛然飘过一抹白影,速度极快,稍纵即逝,只一眨眼的功夫那白影便消失在眼前,再寻不着。

    饶是方才如此淡定,此刻亲眼看见奴才们口中所说的鬼,太后心中还是难掩心慌,她脸色带着点点苍白,却又不想在人前露怯,佯装镇定开口道:“子不语怪力乱神!都起来,摆驾回寿康宫!”

    嫣昭昭心头也泛起些惧意,现下太后发话,她忙招呼着身旁抬仪仗的奴才们,“起来,赶紧回宫。”

    一个个奴才皆吓破了胆,在这萧条的宫道上更显阴森。他们也都不敢在此地继续待下去,奴才们抬起仪仗脚下生风般赶紧走过了这条宫道,走在后方的宫女一个个抱团快步往前走,个个心中都在默念着佛经,目视着地面,再也不敢四处乱瞟。

    过了那条宫道,再往前走就能陆陆续续瞧见妃嫔娘娘的寝殿,燃起的宫灯也逐渐多了起来,不再似方才那般可怖幽森。

    抬仪仗的奴才与后边随行的宫女们也小小地松了一口气,看见前方太后执着佛珠脸色不虞的模样,众人皆默契地噤声,不敢再说一句方才看见鬼影之言。

    有了方才一事,太后心中仍余悸犹存,升起那点撮合帝后二人的心思也被浇熄了。仪仗将到寿康宫时,太后朝嫣昭昭道:“今日哀家乏了,皇帝之事稍后再议。”

    嫣昭昭心中大喜,抿着嘴角极力不让唇角上扬,佯装镇定道:“恭送母后。”

    目送太后仪仗离开后,奴才们抬着她的仪仗便往凤仪宫点的方向去。这一刻,嫣昭昭才呼出来一口浊气,一直端着的身子也彻底放松下来,指腹摁了摁有些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