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(河图版)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【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(河图版)】(404-405)(第1/2页)
首页 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


搜索,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,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

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,即可找到我们,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://www.xncwxw.me
(前面加https,http可能无法访问),
即将改版,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"首页-分类-其他小说"

书架功能已恢复,可注册登录账号

    25-05-23

    第404章 请陛下,当诛陆云

    风声猎猎,旌旗不动。

    血还在流。

    陆云没有动。

    他左肩血流如注,甲袍染红,唇色苍白,呼吸略显沉重,眼神却冷如冰锋,一瞬不瞬地盯着杜原。

    杜原立于两丈外,长刀未收,刀尖垂地,仍高举在手。

    两人皆不语,风过如刃,气息凝杀。

    这一刻,两人四目交汇。

    一人带伤而坐,却镇压全场。

    一人拔刀而立——

    城楼上的兵刃已尽数退去,穆青依旧咬牙立在一侧,却不再言语。

    良久,杜原低头一步,慢慢开口:

    “元帅……今日之事,我……”

    陆云抬手,打断了他。

    声音淡淡,透着冷意:“杂家说了不是你的人——”

    他眼神一凛,语气阴冷:“杂家还没蠢到那种地步——看不出有人借你这把刀,想杀我。”

    杜原微微一愣,显然没听懂陆云话里的意思。

    他原以为,那刺杀是自己兄弟中有人贪恋富贵,做下的蠢事。

    可陆云这一句,却让他心头一震——此事,另有蹊跷。

    陆云看了他一眼,似笑非笑;“你不用多想——

    他语气平静,“这事与你无关。”

    话锋一转,忽地问道:

    “杂家今日只问你一件事——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盯着杜原。

    “你愿不愿意——”

    “带着那群受苦的百姓,信我,归顺朝廷。”

    杜原咬牙,

    下一刻,他猛然将刀掷地,刀尖钉入石砖,“锵”地一声,铿然震耳!

    “砰——!”

    他单膝跪地,重重一拜!

    声如山响,震得青砖微颤!

    “在下杜原——自今日起,誓效忠陆元帅!”

    “若有二心,天诛地灭!”

    “愿率义军万余,听令调遣,效死无悔!!”

    陆云半倚主位,指尖仍压着肩头伤口,鲜血已浸透半襟,风一吹,血腥味隐隐弥散。

    可他神色沉静如初,唇角却微勾起一丝弧度。

    “如此——甚好。”

    杜原起身,刚要退下,却又顿了下,抱拳道:

    “元帅,末将能否暂回营中一趟?兄弟们还未得知此事,需得说明……”

    陆云抬眼看他一眼,淡声截断:

    “不必。”

    语气不重,却压得人喘不过气。

    “你若回去,不是通报,而是佯装逃出城中。”

    “告诉他们我已被刺客所杀,益州守军群龙无首,不日自会弃城而逃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目光深沉,带着一抹冷意:

    “你要做的,是安抚住那些乱民,让他们继续围城——一日不退。”

    “等我叫你动手的时候,你再动。”

    杜原愣住,眉头微蹙,刚要再问,陆云已冷笑一声:

    “这些乱臣贼子,一而再、再而三算计杂家——”

    “真当杂家是你们泥捏的?”

    陆云眼中寒光骤现,语气一沉:

    “是时候——连本带利,一并算账了。”

    杜原重重一叩后,抱拳退下。

    风中,他的身影渐行渐远,消失在城楼石阶下。

    城头重归寂静。

    血未干,风更紧。

    陆云依旧端坐未动,指间的伤口已将整只袖子染透,滴滴鲜红沿着甲胄流下,在石阶上洇出斑斑血色。

    他缓缓抬头,望向北方。

    那是京城的方向。

    他轻声一叹,像是在喃喃,又像是在与风说话:

    “陛下……”

    “杂家替你扛的事,快扛完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欠我的——也该还一还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大夏京城。

    金銮殿内。

    女帝端坐龙椅之上,玄金朝袍压身,袖口金龙游云,端庄肃穆。

    她高束发冠,眉眼凌厉,面容清俊,冷若寒霜。

    朝袍紧束,胸前被勒出笔挺的弧线,双乳虽被死死藏起,仍撑出一道微隆的痕迹。

    腰细如削,金带紧勒,龙袍垂落,两腿交叠,线条笔直,长腿修长挺拔,如玉柱静卧衣摆之下。

    她目光扫下,凤眼清寒。

    群臣齐跪,无人敢言,无人敢视。

    殿中死寂如坟。

    她薄唇轻启,嗓音清冷:

    “今日诸位怎么都成了哑巴?”

    “莫非——朕的大夏,如今国泰民安、无事可奏了?”

    静——

    话音落下,鸦雀无声。

    群臣俯首如石,无一人应声。

    并非无事,而是无人敢言。

    他们在等。

    一封来自益州的奏报。

    相较于旁枝末节的小事,益州乱局才是如今大夏真正的天火地雷。

    照时辰算,今日——

    那封奏报,该到了。

    “既然无事,”

    她嗓音不重,却声若冰霜。

    “诸位便退朝吧——朕也不耽误诸位时间了。”

    凤目一扫,声落如刀。

    殿下群臣冷汗暗涔,刚欲叩首退下——

    却听殿外忽然一声高呼,打破死寂——

    “急报!益州军情奏报!”

    金銮殿外,内侍奔入,将密函高举过顶,匍匐于地,气喘未定。

    “启禀陛下,陆云陆元帅自抵益州后,擅令四大粮商将粮价强行抬升至每斗一百五十文!”

    “此举引发民怨沸腾,百姓暴动,粮仓焚毁数处,州府亦于昨日彻底失守!”

    “益州如今,已是人心尽乱,民不聊生!”

    话音落地,殿中骤然炸开!

    原本低眉顺目的朝臣,此刻齐齐变脸,像早就攒够了火气,一声令下便群犬狂吠!

    “逆臣!简直是逆臣!”

    “他只是钦差,怎敢擅动粮策,挑起民乱!”

    “百姓饿死街头,州府焚毁,这陆云究竟是来平叛赈灾的,还是来放火的?!”

    兵部尚书萧武怒发冲冠,袍袖震响,直指殿前,声如惊雷:

    “陛下!陆云此人,目无法纪,擅权乱政,以朝命行私谋,强抬粮价,逼民为乱!”

    “今日是益州百姓揭竿而起,若不严惩,明日便是云岭、江南群起而应!”

    “到那时,民心沸反,州府皆乱,大夏再无半日太平!”

    他咬牙沉声,语气几近威胁:

    “请陛下——当诛陆云!”

    他这声“当诛”震得满殿动容,一些年迈老臣直接红了眼,拄杖而出,几乎声泪俱下:

    “老臣七十余岁,没见过如此无法无天之人!”

    “他不是救民,他是借朝廷名义,敛财弄权,逼民造反!”

    “早在京中时便行事嚣张,如今到了益州,更是胆大妄为,简直是乱臣贼子!”

    “请陛下——立刻召回陆云,削其职,收其兵,枷锁问罪,以正国法!”

    有人怒拍玉阶,袖袍尽裂,有人拍着胸口大喊“民心已绝!”

    怒声如潮,恨意滔天。

    朝堂之上,一口一个“该杀”、“当诛”、“请斩陆云”,句句如刀,仿佛下一刻,就要在殿内生出一纸死旨,把陆云人头送回京城!

    女帝眸光微垂,神色无动,只指尖缓缓摩挲着玉案,未出一语。

    “臣以为,此事下结论尚早!”

    这时,丞相陈志清缓步出列,拱手朗声。

    第405章 莫非尔等欲学逢冀

    群臣争吵正酣,声浪如潮。

    陈志清缓步出列,拱手一礼,语声平和:

    “陛下,诸位。”

    “陆云擅动粮价,于法有据,于情难平,此言不虚。”

    “但——臣斗胆请问一句。”

    他微微抬眸,目光沉定,落在群臣之间。

    “益州之乱,是始于一纸命令,还是早已积怨如山?”

    “是因为粮价涨了,还是因为百姓早已买不起一口米?”

    他语气极缓,却压得满殿渐静。

    “诸位皆言‘陆云逼反’,可若无千万人饿腹于地,区区一百五十文,又怎能掀得起益州烽烟?”

    他目光轻转,扫过萧武等人,语气仍旧从容:

    “陆云之责,可议。”

    “但若将益州乱象,一口咬死于一人头上,未免……太急,也太巧。”

    殿中安静,几位老臣神情微变。

    陈志清不紧不慢,拂袖道:

    “臣不替陆云开脱,只请陛下明察。”

    “此时功过未定,朝堂尚未问清,若就此定罪斥责——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语声微沉:

    “恐怕,寒的是全权忠臣之心。”

    陈志清话音一落,全殿沉寂。

    然而下一刻,萧武再度迈前一步,冷哼出声:

    “丞相说得冠冕堂皇,可终究避不过一桩——”

    “陆云擅动政权,致民起暴乱,州府失守,这——就是乱臣之行!”

    “若今日不治,来日谁还把圣旨当回事?!”

    他双目如电,重声而斥:“朝廷若容得下他,那百姓还信谁?!”

    陈志清不怒,反笑,抬眼望他:

    “萧尚书说得激昂,臣听了心寒。”

    “陆云一纸命下,粮价虽高,却不过一日。”

    “可四大粮商囤粮压价、哄抬十年,你怎不曾言一声‘当治’?”

    萧武厉声:“商贾之辈贪婪本性,怎能与一朝命官同日而语?”

    陈志清淡道:“贪婪本性,便不可问罪,那是朝廷容他们的?”

    “那陆云以命试局,扯出其贪,反成‘当诛之罪’——尚书此理,是不是太巧了些?”

    萧武怒极:“你是说,本官有意包庇?”

    陈志清不慌不乱,语气平稳:

    “臣不敢妄断,只知——有些人骂得最响,恰是痛得最早。”

    萧武瞳孔一缩,正要怒喝,女帝已抬手按案,声寒如冰:

    “够了。”

    女帝一掌按案,语声不高,却清晰传入众人耳中。

    金銮殿上,瞬时万籁俱寂。

    她缓缓起身,龙袍曳地,眼神冷漠扫过满朝:

    “益州未平,百姓未安,尔等不思解困,却在此争得唇焦舌敝。”

    “所争者——是公义,还是私怨?”

    她语气淡漠,唇角却挑出一抹讥笑:

    “一个陆云,竟让你们群起而攻。”

    “看来,他在你们心中——已不是人,而是高悬头顶的那把剑。”

    众臣噤声,陈志清垂目,眼中暗藏一抹钦服。

    萧武却面色涨红,咬牙上前一步,沉声道:

    “陛下若执意偏袒陆云,罔顾纲纪、置天下民怨于不顾——”

    “臣斗胆直言——此乱若不止,大夏恐将万州齐起,饿殍遍野!”

    “到那时,陛下纵有天命,也难服人心!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朝堂轰然,众臣面面相觑,已然触帝忌讳!

    女帝面色一沉,缓缓转身,步下玉阶,一步一步,声如霜铁: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“莫非——”

    “尔等欲学逢冀?”

    殿中众臣齐齐变色,有人面色煞白,惊得跪地叩首,冷汗涔涔而下,连声音都在发颤。

    谁不知,那逢冀执言逼主,联百官之口进谏,妄提太皇太后临朝摄政——

    一句“为社稷计”,一句“代天子理政”,最后却是尸骨无存、身首异处,满门尽诛!

    “陛下恕罪,臣绝无此意!”

    “臣等不敢——”

    “臣只是……”

    女帝止步,眸光如霜刃划过萧武,一字一顿:

    “再有旁人敢借‘民乱’之名,行‘逼主’之实——”

    “——杀无赦。”

    殿中死寂如坟。

    群臣俯首,噤若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